佛光大學為迎接114新學年的到來,分別校外及校內舉辦兩場教師及職員共識營。9月3日,佛光大學校長趙涵㨗帶領校內一二級主管及所有教師一同前往佛光山惠中寺,盛大舉辦第二場佛光大學教師共識營,此場次為期兩天,內容聚焦私校面對少子化浪潮與高等教育的轉型挑戰,以「三好AI,智創未來」為主題,邀集全校教職員共同凝聚發展共識,擘劃佛光大學永續創新的未來藍圖。
佛光大學董事長慈惠法師、執行董事永本法師及惠中寺住持覺居法師,也特別蒞臨現場。慈惠法師以「緣」為題開示,強調任何一件事情的完成,必須仰賴眾多因緣條件與團隊合作,這正是集體創作的展現。慈惠法師指出,無論是一個計畫的推動或學校新學年度的運作,都不是單靠個人完成,而是眾人互相支持、彼此成就的結果。
「不論是大緣或小緣,只要能夠成就一件好事,都是人生的價值與功德。」慈惠法師並分享佛學院一位學生發願「願做一顆小小螺絲釘」的故事,提醒師長們即使角色看似微小,卻在成就大事中不可或缺。他強調,世間的任何成就都是眾緣和合的結果。慈惠法師特別勉勵與會師長,在推動計畫或實現理想時,要懂得彼此成就、互相依靠。世上沒有任何人能獨立存在,即使再能幹的人,也需要團隊協作,只要願意歡喜付出,也能助人成事,成就功德。
趙涵捷校長在開幕致詞中分享佛光大學的三大辦學方針,「在地佛大」、「國際佛大」與「實驗佛大」,並強調將透過四大品牌—「AI三好校園」、「無疆界大學」、「全齡大學」與「美學大學」——來實現這些目標。趙校長表示,我們不應僅將AI視為科技工具,更要將其與創辦人星雲大師的『三好』理念深度融合,以此為本校特色堅定的向前走!共同打造一個充滿人文關懷的智慧校園。
為期兩天的共識營議程豐富且具前瞻性,聚焦於招生策略與教學創新兩大核心。首日由馬遠榮副校長深入剖析「少子化浪潮下大學的挑戰與治理」,為佛大應對未來人口結構變化提供寶貴借鏡。招生議題方面,由維多利亞實驗高中李若松顧問主講「系所提升新生註冊率的作為」,並由詹丕宗副校長、羅智耀副校長、陳碩菲主任與盧俊吉主任共同探討「全齡學習新趨勢」,展現佛光大學拓展多元生源的決心與策略。
在「三好AI」的核心議題上,圖資長陳麒元與副校長李坤崇分別就行政與教學應用層面進行深入報告。陳圖資長展示了佛大AI實踐的短、中、長期規劃,包括已建置的AI多語同步翻譯工具、即將上線的良善AI客服機器人,以及結合Cisco技術的校園AI安全影像服務等。李副校長則闡述如何善用生成式AI翻轉教學與評量,強調AI應成為輔助師生精進創新的「助手」而非取代思考的「槍手」,並提出教學五步(備問證整優)與評量六訣,引導教師將危機化為教學創新的契機。
此外,各學院與行政單位也分別報告了當前的招生挑戰與因應策略。人文暨社會科學學院提出將透過精準招生、課程特色化與國際合作來應對招生困境;健康樂活暨管理學院則分享其碩士班與碩專班招生人數逆勢成長的成功經驗。這些報告不僅展現了各單位直面問題的勇氣,也體現了全校共同承擔、協力合作的向心力。
趙涵捷校長總結時引用「不忘初心,砥礪前行;向前有路,光明在望」勉勵全體教職員。此次共識營不僅凝聚了全校對於「AI三好校園」發展方向的高度共識,更為佛光大學在少子化時代下,如何透過科技創新與人文關懷,打造一所「小而美」的精緻大學,指明了清晰且光明的道路。







